Season 5 Episode 99
聽眾提問:
大聲公你好,我有一個問題要請問大聲公:臺灣人說愛管閒事的人叫做「家婆ke-pô」,但是我嬸嬸說:「不能隨便說別人『家婆ke-pô』,在泰國說家婆是在罵人的話語」。請問大聲公為什麼臺灣人說愛管閒事的人是「家婆ke-pô」?麻煩大聲公解答,謝謝你。
臺語專家鄭安住回覆:
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,有人問起:「家婆ke-pô」這個詞是怎麼來的?也提到「家婆」在泰國是罵人的話,講「家婆…
Published on 1 month ago
Season 5 Episode 98
樓仔內是府城人對吳園的暱稱,而當年的吳園佔地非常大,也因為現今的西門路就當時的海岸線,所以何斌可以從吳園順利出逃,這也可以看出台江內海300年來的演變,由一個內海變成陸地。
吳園當年還有私人碼頭,由此可看出其財力,何斌的公館經過時間的演變,後來也無人知道這段歷史,還好有吳尚新將其買下,並建築成臺灣有名的花園,吳尚新在清朝時期是一位鹽商,1888年光緒14年清朝在臺灣成立鹽務總局,並將部分業務委…
Published on 1 month ago
Season 5 Episode 98
聽眾提問:
大聲公你好,我是一個家庭主婦;臺語說一個人做事情太過於講究,就叫做「龜毛ku-moo」,請問大聲公為什麼會叫做龜毛,龜殼上面會長毛嗎?我想應該是不會才對啊!麻煩大聲公來解答,謝謝。
臺語專家鄭安住老師:
聽眾朋友你所問的龜毛,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,你自己也問了這個問題:「龜殼上面會長毛嗎?」想一想,本來就不會啊!所以龜毛就是在說本來一定沒有的,那為什麼你會這樣說呢?表示這個人雞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1 week ago
Season 5 Episode 96
府城在滿清末年時,有一句俗語[有樓仔內的富,無樓仔內的厝],還有一句是[有樓仔內的厝,無樓仔內的富],這句話的主角是吳尚新這位大生意人,府城人對吳園習慣稱為樓仔內, 所以這句俗語是說有錢也蓋不出這樣美的一棟樓,就算能蓋出吳園這樣的房子,也比不上吳家的有錢。我們從歷史的角度說來,吳園是當年何斌官邸的碼頭,也是當年決定台灣命運的起點,因為當年何斌便是由此離開臺灣,投靠鄭成功的地方。
吳園地方一開始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1 week ago
Season 5 Episode 95
聽眾提問:
大聲公你好!今天我要來請教一個有關斤兩的問題,我曾經聽他人說過一句激骨仔話:「題目--十七兩翹翹 為什麼答案是—死翹翹 」? 拜託大聲公解答,感謝您!
臺語專家林朝龍老師回覆:
咱們臺灣過去在早期農業社會時代,做生意買賣都是用「秤仔tshìn-á」來秤東西的重量。秤東西重量的時候,都是手提秤仔tshìn-á將物品勾著,秤一秤東西的重量,就得先挪動秤把上的秤錘,移動到有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2 weeks ago
Season 5 Episode 94
上集說到臺灣三字經的位置名稱簡介,接下來介紹臺灣三字經中有關歷史的治亂和沿革。
「明成祖,思富強,命三寶,航西洋。」明成祖永樂末年決心富國強兵,派遣三寶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,1405-1433年,就是要宣揚國威,可惜最後死於印度,「遇台風,船東止;入台灣,自此始」三寶太監鄭和有一次遇到颱風,船隻被風浪吹向東邊,船隻就來到臺灣島,這是唐山客登陸台灣的開始。「有海賊,林道干,走入島,住數年」1563年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2 weeks ago
Season 5 Episode 93
聽眾提問:
大聲公你好!我是就讀國小六年級的阿媛,我有一個問題要來請問大聲公。有一天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吃晚餐的時候,阿公就說阿媽是:「枵豬母抾著潘-逐項好」!大家都笑成一團;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? 阿媽被說成母豬也沒生氣,還笑得好開心!實在令人匪夷所思,麻煩大聲公替我解答,感謝您!
臺語專家林朝龍老師回覆:
「枵豬母抾著潘-逐項好」這是一句譎孽仔話,你聽到這句譎孽仔話「母豬」時,就只是想起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3 weeks ago
Season 5 Episode 92
我們沒有辦法在節目中完全介紹臺灣三字經,因此取其中一段作介紹。
首先在目錄中講到位置名稱的簡介;「爾小子,生於斯;地理志,宜先知。」諸位後輩少年人,我們在臺灣這個島嶼出生、生長、生活,有關臺灣的地理位置、人文歷史的紀載應該要首先學習,並進一步了解。「舉台灣,細參考;連衝繩,諸小島」衝繩即琉球島。有關台灣島種種的知識,我們要認真學習、研究和考證,臺灣北部連接琉球島,南邊接菲律賓四周的小島嶼,都和台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3 weeks ago
Season 5 Episode 91
聽眾提問:
大聲公你好,最近本土意識抬頭,很多人都在提倡說母語,有原住民的朋友說:憑什麼說你們的母語是臺語呢?我們從以前就住在臺灣,我們的母語才是臺語。像這種情形,到底該怎麼分辯才對呢?麻煩大聲公解答,多謝。
臺語專家游蒼林老師回覆:
如果說到臺語,我們稱呼臺語已經超過100年以上,在這之前連戰的阿公,叫做連橫,他寫的臺灣通史裡就一直稱呼我們說的話就做臺語。
早期日本人也稱我們說的話叫臺語,國…
Published on 2 months ago
Season 5 Episode 90
上集說到臺灣三字經在臺灣被推崇為臺灣小百科,但社會上卻少有人知,王石鵬(1877年-1942年)大清光緒年間人,他是臺灣新竹人,他精通漢文、臺語、日語,古典詩詞造詣甚深,他還寫一首好書法,並以書法聞名,也因考試寫八股文,但夢想成空,因為進入日據時代,從此斷了科舉之路,他在當時和謝介石並稱新竹二石,和王松、王堯京號稱新竹三王。他擔任過新竹縣知事幕僚,他也護臺,當時如果有日本和台灣的官員衝突,他會出…
Published on 2 months ago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