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天祥〈正氣歌〉
以一敵七之正氣 黑暗時代的心靈指南
大家好,歡迎來到今天的「詩賦,別NG」,今天要和大家介紹文天祥所寫的〈正氣歌〉
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。下則爲河嶽,上則爲日星。於人曰浩然,沛乎塞蒼冥。
皇路當清夷,含和吐明庭。時窮節乃見,一一垂丹青。在齊太史簡,在晉董狐筆。
在秦張良椎,在漢蘇武節。爲嚴將軍頭,爲嵇侍中血。爲張睢陽齒,爲顏常山舌。
或爲遼東帽,清操厲冰雪。或爲出師表…
Published on 2 months, 2 weeks ago
文天祥〈過零丁洋〉
忠魂不滅 丹心照汗青
大家好,歡迎來到今天的「詩賦,別NG」,今天要和大家介紹文天祥所寫的〈過零丁洋〉
辛苦遭逢起一經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
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惶恐灘頭說惶恐,零丁洋裏歎零丁。
人生自古誰無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當遇到危險情況時,大多數人往往會選擇保護自己,而不是捨命拯救他人。然而,寫下〈過零丁洋〉的文天祥,卻和一般人不同。他和抗金名將岳…
Published on 2 months, 3 weeks ago
陸游〈遊山西村〉
熱血詩人的閒居生活
大家好,歡迎來到今天的「詩賦,別NG」,今天要和大家介紹陸游所寫的〈遊山西村〉:
莫笑農家臘酒渾,豐年留客足雞豚。
山重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簫鼓追隨春社近,衣冠簡樸古風存。
從今若許閒乘月,拄杖無時夜叩門。
從上個宋詞單元到現在的宋詩單元,我們介紹了許多陸游的經典詩詞作品。
細讀字裡行間,都是他藏不住的愛國情懷,
我們看見了堅毅、…
Published on 2 months, 4 weeks ago
陸游〈書憤〉
詩中見志 字裡藏憂
大家好,歡迎來到今天的「詩賦,別NG」,今天要和大家介紹詩人陸游所寫的〈書憤〉:
早歲哪知世事艱,中原北望氣如山。
樓船夜雪瓜洲渡,鐵馬秋風大散關。
塞上長城空自許,鏡中衰鬢已先斑。
出師一表真名世,千載誰堪伯仲間。
這首七律創作於陸游閒居故鄉時期。
因朝堂派系鬥爭,在主和派的打壓之下,詩人被迫罷官回鄉。
離開官場數年的陸游,並未就此放棄復國願景, …
Published on 3 months ago
陸游〈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〉二首之二
望斷天涯 也盼不回故國山河
大家好,歡迎來到今天的「詩賦,別NG」,今天要和大家介紹陸游所寫的〈秋夜將曉出籬門 迎涼有感〉:
三萬里河東入海,五千仞嶽上摩天。
遺民淚盡胡塵裡,南望王師又一年。
這首詩作於宋光宗绍熙三年(也就是西元1192年),
此時的陸游已經歸隱農村,居住在老家山陰,
從詩題中可以看出這首詩是詩人在某個秋日凌晨,
走出院子…
Published on 3 months, 1 week ago
陸游〈示兒〉
可泣鬼神的愛國信念
大家好,歡迎來到今天的「詩賦,別NG」,今天要和大家介紹詩人陸游所寫的〈示兒〉:
死去元知萬事空,但悲不見九州同。
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。
在上個宋詞單元,我們曾介紹過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-陸游,並和讀者們一起欣賞了陸游的四首詞作。
其中 有三闕詞,詩人皆以復國大志為主題,詩句中隱隱流露藏不住的愛國情操。
詩人有時懷想壯年時期 尚能報效家國…
Published on 3 months, 2 weeks ago
朱熹〈觀書有感〉二首其一
開卷有益 心如明鏡
大家好,歡迎來到今天的「詩賦,別NG」,今天要和大家介紹朱熹的〈觀書有感〉:
半畝方塘一鑑開,天光雲影共徘徊。問渠哪得清如許?為有源頭活水來。
朱熹是南宋時期重要的理學家,他從小就非常聰明,熟讀儒家經典,甚至將一生奉獻於儒家學術的鑽研,除此之外他也致力於創辦書院,推廣儒學。
我們今日所說的「四書五經」,其中四書是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…
Published on 3 months, 3 weeks ago
李清照〈烏江〉
以筆鋒代刀劍 撻伐無能君臣
大家好,歡迎來到今天的「詩賦,別NG」,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是李清照的〈烏江〉:
生當作人傑,死亦為鬼雄。
至今思項羽,不肯過江東?
今天要帶讀者賞析的這首詩作,是宋代才女──李清照的作品。
詩人藉垓下之戰,項羽於烏江自刎的典故,諷刺南宋朝廷的腐敗,抒發家國衰亡之恨。
西元1127年,金兵入侵北宋,擄走兩位皇帝──分別是宋欽宗和宋徽宗,至此…
Published on 4 months ago
春神來了怎知道,蔞蒿、河豚報到
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。蔞蒿滿地蘆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時。
詩題〈惠崇春江晚景〉中的惠崇,指的是北宋時的僧人,他能詩擅畫,〈春江晚景〉便是惠崇的繪畫作品;而蘇軾的〈惠崇春江晚景〉二首,則是題寫於畫作上的「題畫詩」。惠崇的畫作已經佚失,今日無法看見,然而蘇軾的詩作卻留存了下來。
蘇軾曾經評論王維的詩作與畫作是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」,詩與畫的互動與交…
Published on 4 months, 1 week ago
雪泥鴻爪:子瞻和詠舊寄懷
人生到處知何似?應似飛鴻踏雪泥。
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。
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。
往日崎嶇還記否?路長人困蹇驢嘶。
本詩為蘇軾對弟弟蘇轍所贈之詩的和作,詩中名句:「人生到處知何似?應似飛鴻踏雪泥」,其中傳達的哲理妙思,至今仍為人所稱道。嘉祐元年(西元1056年),年方弱冠的蘇軾與弟弟蘇轍赴京應舉,途經澠池(今屬河南),二人寄宿於老僧奉閑之寺院…
Published on 4 months, 2 weeks ago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