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son 9 Episode 44
本集是線上讀書會,本集將跟大家一起共讀《臺灣女鬼--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》第二章節,討論女鬼在生時說不出口的秘密。首先作者從「如何遇鬼」開始,整理了女鬼的報恩、復仇、求援等不同緣由,以及讓人害怕的捉交替故事。 這些存在於他界的女性,之所以會徘徊在人世間,有可能是因為冤情,也可能是因為放不下。面對禮教對於女性的框架,以及傳統認為女性要透過結婚才能獲得香火祀奉,種種壓力使得女性更容易在逝世後,被形塑成…
Published on 1 month ago
Season 9 Episode 43
位在高雄市桃源區的興中國小,推動布農和拉阿魯哇兩族的文化課程已久,更是以全台灣唯一一間積極復振拉阿魯哇語(Hla'alua)的學校為名。來自排灣族部落的昭如主任在這裡感受到族語保存的必要性,因此學校以兩族併重的方式進行課程規劃,每個孩子都會學習到兩族的文化,甚至布農族的和拉阿魯哇族的學生相互學習彼此的語言。田聖愛主任表示在莫拉克風災後,興中國小以此設計歌舞戲,表演部落當時發生的故事,展開了學校的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1 week ago
Season 9 Episode 42
今年度的線上讀書會來到第三本書,本次選了女性和習俗文化主題的《臺灣女鬼--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》,來和聽眾共同探索傳統文化裡的性別意象。 台灣各地流傳的鬼故事中,有為數眾多的女鬼,可能是被惡意虐待,或是欺騙感情,最終走上悲苦的人生結局,成為了鄉民口中可怕的存在。作者沈秀華透過採訪,爬梳了台灣各地的女鬼傳說,將其整理成書,讓讀者透過性別的視角重新解讀女鬼。 第一章節討論到女鬼的成因,從人為什麼會成為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1 week ago
Season 9 Episode 41
僑愛國小位在桃園市大溪區,這地方不是一般大家所想像的原住民族鄉鎮,張校長說因為位於原住民鄉鎮與大都市之間的過渡地帶,成為桃園市復興鄉的族人,以及北上工作族人的匯集地,隨著外籍新住民的遷入,再加上原有的客家、閩南族群,逐漸形成多元族群的地區,儼然是一個小小的台灣族群圖象。而原來僑愛國小主要服務對象眷村軍人子弟,社會人口變化後,也就很自然成為多元文化的小學,僑愛國小在設計校本位課程時,便以多元族群做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2 weeks ago
Season 9 Episode 40
長期推動能源教育,位於花蓮的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中部,將能源教育納入課程當中,不僅從幼兒園、國小開始扎根,也將相關的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,強化學生對能源的理解與認識,獲得教育部112年度能源教育標竿學校肯定。
「讓學生有感,才會有所行動。」讓國中生認識能源,慈大附中國中部教師林成財說,必須讓學生「有感」。
慈大附中校長李玲惠也表示,學校推動能源教育,不僅因為這是新課綱的19項議題之一,更因為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2 weeks ago
Season 9 Episode 39
屏東縣牡丹鄉的石門國小,石門部落位在屏東南方的恆春半島,大家常聽到的牡丹社事件、石門古戰場、羅發號事件等關鍵詞,都是發生在這個地區,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的區域。初任校長就來到石門國小的周淑琴校長,介紹kabana石門,也稱為「大河邊的部落」,過去因為建造水庫,引來了許多族人遷移至這塊土地上,經由過去勤勞耕作的長輩精神:分勞、分憂、分享的精神,進而成為新排灣人,更重要是未來可以為部落供獻己力。Kiv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3 weeks ago
Season 9 Episode 36
打造親子皆可使用的空間,花蓮縣政府耗資3千萬,將成立於1960年,後來閒置的廢棄校園,重新翻修,在2022年,正式成立「花蓮婦幼親創園區」,從照顧國小學童,搖身一變,成為縣內家庭可以共榮、共好的地方。
#每周三教育新亮點
#每周日夢想發源地
#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
-----
主持人:
邀訪來賓:
-----
Apple|Spotify|Google|KKBOX|Firstory|Sou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3 weeks ago
Season 9 Episode 37
很難想像在樹林區有高達六千多名原住民族人口,樹林高中更是唯二在都市地區設置了原住民族專班的學校。剛到任三年的曹校長,在新北市服務多年,他分享著樹林高中是新北市原住民人口數多的高中,學校為了讓原住民學生在都市學到自己的文化,原專班除了一般學科外,加入了許多原住民族文化、遷移史、傳統歌舞、傳統服飾等課程,讓學生們不致於因為離開家鄉而忘記了美好的傳統文化。擁有原舞者背景的Ansyang老師,每年都會以…
Published on 1 month, 4 weeks ago
Season 9 Episode 35
節目介紹全臺第一所由廢校轉型為綜合式長照機構的成功案例─臺東縣長濱鄉的忠勇國小,如今化身為臺東縣私立耆福綜合式長照機構。面對臺灣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挑戰,教育部推動廢校活化,忠勇國小的轉型不僅讓校園重新注入生命力,更成為地方高齡友善的重要基地,一起來聽機構團隊與長者們的分享。
#每周三教育新亮點
#每周日夢想發源地
#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
-----
邀訪來賓:廖怡瑄 臺東縣私立耆福綜…
Published on 2 months ago
Season 9 Episode 34
新社國小位在花蓮縣豐濱鄉的海岸線上,居住在這裡的族群有在山上的,也有在海邊的,學區含括了阿美族、噶瑪蘭族、撒奇萊雅族、布農族的部落,因此學生們已經很熟悉與不同族群的族人相處。校長余光臨來自屏東,在新社國小已進入第7年,當我們進入校園就看到在地的多元的族群文化與自然資源。校長提及剛來到新社時,恰巧部落有一群返鄉青年,他認為學校課程發展必須要與社區做結合,便邀請這些青年進入學校共同研發課程與教學,也…
Published on 2 months ago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