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Episodes

Back to Search
2025.4.27请假

2025.4.27请假


Episode 21


实在不好意思,今天呢,还得请个假,礼拜五我有一场讲座。周末我在无锡还有一个讲座,中间只留了一天时间,我还得花时间准备。所以这次的周末固定节目呢,就只能往后顺延一个礼拜了。下个周末呢,刚好是在五一假期期间。我就先提前祝大家五一节快乐!

对了,5月9号我在上海还有一场文明夜课的讲座,讲有关太阳那档的事儿,上海的小伙伴们有兴趣的话呢,可以来听。好,这次就说这么多了,我们下个礼拜再见。


Published on 4 months, 1 week ago

探测器列传:35.低级错误

探测器列传:35.低级错误


Episode 22


1998年底发射的火星气候勘测者号探测器,千里迢迢飞到了火星附近,就要进入刹车捕获阶段了。探测器开始开反推火箭刹车,然后,探测器一拐弯儿,就绕到火星背后去了,按理说,绕过来以后,应该再此和地球取得联系,但是,地面测控站左等没消息,右等还没消息,后来就再也没能去测联系。这颗探测器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丢了。

1999年11月10号,事故调查委员会发布了第一阶段报告,详细介绍可能导致探测器发生事故的问题。

问…


Published on 4 months, 2 weeks ago

探测器列传:34.着陆爱神星

探测器列传:34.着陆爱神星


Episode 23


因为爱神星的引力实在是太小了,所以探测器必须小心翼翼的和爱神星保持同步,然后略略提速,再刹车减速。2月14号,苏梅克探测器进入环绕爱神星的轨道。你别说,NASA还挺会挑日子,选了个情人节。

进入轨道一个月以后,为了纪念已故的苏梅克。NASA才正式把这个探测器的名字改为苏梅克号。此前一直叫做“近地小行星交汇任务”。我们为了省事,就一直管它叫苏梅克号啦。

一开始,轨道半径大概是300多公里。爱神星太小了…


Published on 4 months, 3 weeks ago

探测器列传:33.SOHO探测器

探测器列传:33.SOHO探测器


Episode 24


1998年的4月底,SOHO探测器已经完成了预定的任务。6月底,这个SOHO出事儿了。这个SOHO探测器既然要拍照片,自然需要3轴稳定。而且对3轴稳定的要求还很高。这个探测器是第一个使用陀螺仪来调整自身指向的探测器。15分钟内,指向太阳的角度不能偏离超过±10角秒。这是啥概念?转一圈是360度,1度分60份叫1角分,1角分再分60份叫1角秒。你说这个角度有多小吧。

SOHO探测器使用了3个飞轮来控…


Published on 5 months ago

探测器列传:32.板块运动

探测器列传:32.板块运动


Episode 25


科学家们在木卫二的高清照片上,也找到了非常类似的裂缝。这些棕红色的裂缝看起来地球上的中洋脊,这些高山峡谷也有类似转换断层的结构。也出现了某一段的整体错位。同样,科学家们也找到了类似俯冲带的结构。一块冰盖插入了另外一块冰盖之下。

当然,科学家们推测,冰层俯冲带和地球上的岩石俯冲带还是有区别的。冰板块的边缘可能会碎裂,造成一大堆的碎冰。但是,大家要明白一点,太阳系的星球上,咸水远比淡水要多得多。木卫二…


Published on 5 months, 1 week ago

探测器列传:31.安全模式

探测器列传:31.安全模式


Episode 26


说实话,要给木卫一拍照片是个很费劲的事儿,因为这里距离木星太近了,木星周围的高能粒子辐射带经常会引起探测器整机关机保护。当伽利略项目进入延长段,探测器有了一次接近木卫一的机会。1999年的10月11号,机会终于来了。结果好巧不巧,内存被一颗高能带电粒子给砸到了。程序执行出错,引起探测器整机进入安全状态,能关的的仪器都关了,只留下最基本的遥控通讯模块。

进入这种安全状态,通常需要过几个礼拜才能恢复。…


Published on 5 months, 2 weeks ago

探测器列传:30.彗星撞木

探测器列传:30.彗星撞木


Episode 27


首先是撞击产生的强烈闪光,撞击以后1分钟左右,因为木星大气层的反射。地球上也可能看到,木星的边缘被照亮了。撞击5分钟以后,升腾的炽热火球扩散上升到木星大气边缘。我们地球上虽然视线被遮挡,但是依然能看到木星地平线之下冒出头的火球边缘。

再过10分钟,随着自转,撞击痕迹出现在了木星的地平线上,隐隐约约能看见。撞击以后20分钟,撞击烟尘的红外信号强度达到了最大值。撞击以后1小时,烟雾羽流的扩散范围达到最…


Published on 5 months, 3 weeks ago

探测器列传:29.碎裂的彗星

探测器列传:29.碎裂的彗星


Episode 28


到了3月25号白天,卡洛琳开始用一种叫做立体显微镜的仪器来观察前期拍摄的照片,把相隔两个小时拍摄的同一个天区拿出来比对。如果两张胶片一模一样,没有任何天体移动过,那么双眼是看不出立体感的。但是,如果有个小天体移动了,就会产生立体感,这个小黑点就漂起来了。你要是眼睛好,观察仔细,就能迅速发现移动的掉黑点。卡洛琳是公认的高手,她截止到2002年,一共发现32颗彗星,500多颗小行星。

就这么一直折腾到…


Published on 5 months, 4 weeks ago

探测器列传:28.一波三折

探测器列传:28.一波三折


Episode 29


这个探测器的总重量大概是2.2吨。轨道器采用了自旋稳定。也就是说探测器本身每分钟转3.5圈,用陀螺效应来保证自己的姿态稳定。但是,这个探测器很特殊,上半身旋转,下半身不转,因为下半身装着相机等等探测器一起,要是跟着一起打转转,那就没办法拍照了。这个探测器装了个CCD摄像机,清晰度比“旅行者”探测器的高20~1000倍,可分辨出木星卫星表面30~50米范围的细节。还装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光谱仪。整个…


Published on 6 months ago

探测器列传:27.火卫一之旅

探测器列传:27.火卫一之旅


Episode 30


1988年的7月7号,福波斯1号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升空,12号福波斯2号发射,这两枚探测器一前一后,直奔火星去了。

拉沃契金的工程师们终于可以回家睡个好觉了。地面测控人员是另外一批人,他们还在坚守岗位。16号和21号,这两颗探测器分别进行了轨道修正,完成的很顺利。

苏联的测控站分布在克里米亚、远东乌苏里斯克、还有乌兹别克的苏法射电天文台。他们拥有好几个口径70米的射电望远镜天线,无奈苏联地理…


Published on 6 months, 2 weeks ago




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