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Episodes

Back to Search
關係結束後,你是否有成為更好的自己?【會員節目試聽集】

關係結束後,你是否有成為更好的自己?【會員節目試聽集】



一段關係的結束,不是失敗,而是重建自我的起點。
在這集《思維槓桿》中,米克與 Michael 帶你穿越「心理重建方塊」的19個階段,從否認、恐懼、孤獨,到真正學會獨處與自我接納。

(本集節目為試聽集,完整節目將在訂閱我們後開啟,現在訂閱都可以享有免費七天試聽喔)

加入啟思會員,收聽更多完整內容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join/cl0gmw66r619y09463…


Published on 1 month, 2 weeks ago

不再勉強自己討好的人生【S5EP40】

不再勉強自己討好的人生【S5EP40】


Season 5 Episode 40


你是不是也常常當「Yes Man」,明明心裡不想,卻總是答應別人、壓抑情緒,只因為害怕被討厭或覺得自己沒價值😳?
其實,很多「好人行為」背後,藏著我們的恐懼和自我懷疑。想要真正活得自在、做自己,試試這四步驟👇

1️⃣ 覺察:問問自己「這是出於真心,還是因為害怕?」
2️⃣ 允許:承認自己的感受,不要硬逼自己壓下去。
3️⃣ 練習新選擇:勇敢說「我需要想想」,不用什麼都答應。
4️⃣ 接納不完美…


Published on 1 month, 3 weeks ago

你,有照顧好自己嗎?【S5EP38】

你,有照顧好自己嗎?【S5EP38】


Season 5 Episode 38


本集思維槓桿陪你重新認識「自我照顧」這件事。

我們聊到了七種關鍵的自我照顧方式,從身體到心理、從日常習慣到人際關係,全都圍繞一個核心:「愛自己」不是喊口號,而是需要方法與實踐。

|本集重點|

🏃‍♀️ 運動:有氧+阻力訓練不只讓你身材變好,還能提升記憶力、專注力與意志力。2024 年的研究指出,中高強度運動可促進 BDNF 分泌,強化情緒穩定與學習能力。
📚 閱讀:別再說沒空讀書。小說不只…


Published on 1 month, 4 weeks ago

當七年婚姻遇上情慾試煉:一段外遇的真情告白 |【思維抬槓】EP02

當七年婚姻遇上情慾試煉:一段外遇的真情告白 |【思維抬槓】EP02


Season 5 Episode 36


這集《思維槓桿》,我們打開聽眾來信,揭開三段讓人心有戚戚焉的情感難題:

💬 羊小姐的感情困境:面對父母反對與男友低潮,她應該堅持自己的愛情,還是放手?關鍵在於——妳了解他的心了嗎?

🌪️ 安雅與原生家庭的傷:當父母成為最鋒利的批判者,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價值感?我們給出轉念的建議,讓她不再活在他人的評價裡。

💔 W 男的婚姻與婚外情:當性生活失衡,他選擇了外遇。我們聊聊,性需求的背後,藏著什麼…


Published on 2 months ago

你的伴侶適合你嗎?【S5EP35】

你的伴侶適合你嗎?【S5EP35】


Season 5 Episode 35


在感情裡,你是那種總懷疑「外面有更好的人」、難以安定下來的類型?
還是即便早已心力交瘁,也堅信「關係是用來修的,不是丟的」,怎樣都捨不得離開?

本集帶你拆解兩種感情中的極端信念,並引用蘇格拉底的「稻穗理論」延伸出「足夠好原則」,
提醒我們——關係不是尋找完美,而是找到符合自己核心價值的人。

我們聊了:
🔸 如何確認一段關係是「足夠好」,而非「最好」
🔸 為什麼在交往前就該談好是否生育、信…


Published on 2 months ago

這樣待人處事,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【S5EP34】

這樣待人處事,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【S5EP34】


Season 5 Episode 34


你知道嗎?真正成功的人,往往不是最會爭的,而是最會給予的。

📘 本集節目,我們以亞當·格蘭特的經典之作《給予》為起點,拆解人際互動的三種角色——給予者、互利者、索取者,深入討論:
✔️ 為什麼「給予者」是生產力金字塔頂端的人?
✔️ 如何分辨真心付出的「給予者」,和隱藏版的「包裝型索取者」?
✔️ 為何幫助別人,其實也是投資自己的人脈與聲譽?

原來,幫助人不只是善良,而是聰明…


Published on 2 months, 1 week ago

為什麼你說的話總是沒人聽?【S5EP33】

為什麼你說的話總是沒人聽?【S5EP33】


Season 5 Episode 33


🔊 為什麼你說的話,總是沒人聽?

有時候,不是你說的不夠多、說的不夠大聲,
而是你的「說法」,正悄悄讓人離你而去。

在這集《思維槓桿》中,米克與 Michael 拆解了七種疏離人心的溝通模式:

用對錯評斷他人,而非試著理解把人當成比較的對象,而非獨特的存在推責給環境,卻忘了自己也有力量習慣命令,忘了請求的溫柔一句「你就是怎樣的人」,蓋住對方的全部情緒來了不想理,結果堵住快樂的出口翻舊帳…


Published on 2 months, 1 week ago

【思維抬槓】EP01 | 那些我不敢跟另一半說的話...聽眾Q&A環節登場

【思維抬槓】EP01 | 那些我不敢跟另一半說的話...聽眾Q&A環節登場


Season 5 Episode 31


全新企劃《思維抬槓》上線啦,除了分享書籍和思想以外
我們也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思生活!更喜歡聽聽大家的問題

因為你的好問題,有可能就是別人生活中最需要的好答案!

《思維抬槓》問題投稿區
https://www.surveycake.com/s/YGAmv

成長不必著急,知足也能同時追求更好。
來《思維抬槓》,一起把日常的疑惑通通聊開!

加入啟思會員,收聽更多精華內容: https://o…


Published on 2 months, 2 weeks ago

伴侶一定要成長嗎?【S5EP31】

伴侶一定要成長嗎?【S5EP31】


Season 5 Episode 31


在關係中,我們常常希望對方「進步」、變得更好,但這份「成長」的定義,真的是雙方都認同的嗎?
這集《思維槓桿》 討論「成長焦慮」如何影響伴侶關係。我們是否曾經太急、太用力,想把自己對成長的渴望,硬塞進對方的節奏裡?

🔎 重點筆記:

成長不是強迫,而是邀請成長的本質是快樂,不是壓力與其批評對方為何不學,不如成為讓人想靠近的樣子最溫柔的影響,是以身作則

你希望對方改變,那麼,你願意先成為那個讓人嚮往的人…


Published on 2 months, 2 weeks ago

你的念頭,選擇了你活在哪種情緒裡 ft. 賴佩霞 【S5EP29】

你的念頭,選擇了你活在哪種情緒裡 ft. 賴佩霞 【S5EP29】


Season 5 Episode 29


我們以為自己在煩惱,其實是念頭在運作。
而你選擇相信的那個念頭,
正在悄悄決定你今天過得快不快樂。
這集《思維槓桿》,邀請到 賴佩霞老師,
帶我們一起看見——
原來痛苦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你相信了什麼念頭。

「痛苦,只是一層薄薄的思想。你越信,它越厚。」
「靜心,是幫助我們回到那個比較清明的自己。」

節目中我們聊到:
🔹 情緒需要被安頓,而不是壓下來
🔹 靜下心,是轉念的起點,不是結束 …


Published on 2 months, 3 weeks ago




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