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Episode Details

Back to Podcast Episodes
79 真希望我18岁读过这本书|人生的基础框架,越早懂越好

79 真希望我18岁读过这本书|人生的基础框架,越早懂越好


Episode 4


注意!这不是育儿书,是成年人偷偷传阅的“人生后悔药”!


《真希望我18岁读过这本书》是作者Pomp写给他的两个孩子Sophia和Leo的一本家书,整整六十多封信,浓缩了作者一生的精华,没有邮票,却封封都寄往“如果当时我知道就好了”的那个过去。

这本书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,阐述了一套相对恒定的价值体系,成年后再看,依旧能对号入座。你会从中学到技巧,但更多的是看见技巧背后那颗赤诚之心——可能也只有父母,愿意把最狼狈的自己摊平了、晾干了,只为告诉你:“我走过这条弯路,你可以不用走;如果你已经走在上面,那别怕,前面确实有出口。”



�Highlights(*为引用)

· 人生的轨迹只有在回望的时候才能被勾勒出来。

· 过去的经验是连贯的,成长是路径依赖的,积累的价值是滞后的。

· 卓越会孕育出更多的卓越,生生不息。*

· 真正的理性,不是“全懂”,而是能坐在“暂时不知道”的状态下。*

· 过度分析只会阻碍行动,它只会让焦虑膨胀成无限倍大,以至于掩盖你所有的动力。*

· 行动本身是化解焦虑的解药。

· 与其追着别人要东西,不如用魅力把想要的东西吸引到自己身边。*

· 竞争对手的弱点并不能让我变得更好,反而是竞争对手的优点能让我变得更好。*



00:01:53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,为什么要读一本写给孩子的家书呢?

00:06:02 “所有努力都会派上用场”:无论成败,用“路径积累思维”默默累计复利。

00:21:23 “把小事做到尽善尽美”:从“守时”这个品质出发,做到更多的品质。

00:26:56 “对抗思想上的惰性”:警惕“盲信”、“盲拒”,做到延迟判断,容忍不确定性。

00:


Published on 3 weeks, 1 day ago





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