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Episode Details

Back to Podcast Episodes
E131.我怎么成了“情绪”牛马?和社会学家聊聊情绪劳动ft.孙哲

E131.我怎么成了“情绪”牛马?和社会学家聊聊情绪劳动ft.孙哲


Episode 1


LABUBU?胖东来?何同学?他们都代表了哪些情绪与社会现象?

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情绪劳动这个概念?在工作中,即使我们已经疲惫不堪,我们也要对客户、上级有求必应,甚至笑脸相迎,提供情绪价值。即使觉得领导或者合作方的要求非常离谱,也依然需要摆出所谓“专业素养”,积极地回复。

情绪劳动可能比有型的工作更让我们感到无力。久而久之,似乎让人感到一种燃尽般的空虚。

本期节目,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孙哲老师,来和他一起聊聊我们怎么就成了情绪“牛马”?而我们又如何在付出情绪劳动?

本期你会听到

孙哲

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副教授

社会工作MSW中心负责人

播客:社会学人DAO

在本期内容里,我们聊到了:什么是情绪劳动?资本是如何把情绪变成一种商品的?情绪劳动带来了什么后果?情绪与权力的关系?我们也提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与情绪相关的案例:何同学、LABUBU和胖东来;为什么何同学拒绝网约车的好评要求会被大家声讨?LABUBU的爆火背后代表了什么?以及胖东来为什么能让员工发自内心地展示善意,等等话题!

本期节目的信息密度非常高!我和天域都觉得和孙老师聊天在认知上非常满足,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!

结语

天宇:情绪劳动似乎无处不在,消耗着我们,甚至异化了我们的真实情感,能认识到它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拒绝提供情绪价值,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。或许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,我们也在向身边的人过度索取情绪价值。

情绪价值和情绪劳动也未必是完全对应的,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都会在传播中放大。识别并拒绝一些不平等的“情绪劳动”,我想可以同时包括关注自己和关注他人,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瞬间,一次真诚的表达,都有可能意义非凡。

如果你有记忆犹新的情绪劳动的故事,或是对我们的讨论有任何自己的看法和补充,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,说不定你的评论也会启发到其他的人!

本期节目制作

王一山(制片人)

WT(节目剪辑)

Published on 7 hours ago





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