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Episode Details

Back to Podcast Episodes
幕後教師室Teacher's Lounge Ep.85: 清單革命來了!從醫生到歐巴馬顧問都在用的學習秘技 Use a simple checklist to track your progress

幕後教師室Teacher's Lounge Ep.85: 清單革命來了!從醫生到歐巴馬顧問都在用的學習秘技 Use a simple checklist to track your progress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🎧 通勤學英語 VIP 專區 & 🚀 線上課程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💡 想要更自然的提升英語力?加入VIP會員,獲得專屬內容與優惠!


🔥 社會人核心英語有聲書課程https://15minsengcafe.pse.is/554esm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🌎 15Mins.Today 相關連結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💬 你的想法很重要!留言分享 → 留言連結

Web:www.15mins.today
YouTube:https://15minsengcafe.pse.is/3rhuuy
商業合作/贊助來信:15minstoday@gmail.com
意見回覆 : ask15mins@gmail.com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📜 單集逐字稿 & 內容摘要(播放器字數有限,完整逐字稿請到官網查看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清單革命來了!從醫生到歐巴馬顧問都在用的學習秘技

你以為 checklist 只是簡單的待辦事項清單嗎?這集 Teacher's Lounge 要徹底顛覆你的想法!John 老師和阿鍵老師帶來了一本來自醫學界權威、曾經擔任歐巴馬醫改顧問的重磅著作《清單革命》,要告訴你為什麼連飛行員和外科醫生都離不開 checklist,以及如何運用進階清單技巧讓你的英語學習產生革命性的突破!

從歐巴馬顧問學來的簡單智慧
《清單革命》的作者 Atul Gawande 可不是一般人。他是印度裔醫生,同時也是公共衛生研究的權威,更重要的是,他曾經是歐巴馬醫改(ObamaCare)的重要顧問。「當年的 ObamaCare 有一部分是他的 idea 跟他的架構、他的研究做出來的。」John 老師介紹時特別強調了這位作者的分量。

但這樣一位頂尖學者為什麼要寫一本關於 checklist 的書?John 老師的疑問很有意思:「就好像 Warren Buffett 來告訴你說你要存錢,這件事情會不會⋯⋯為什麼要出一本書呢?」答案就在於,真正的專家看到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深度。

簡單工具背後的深刻洞察
Atul Gawande 的核心觀點是:我們現在面臨資訊過量和操作流程過度複雜的問題,因此需要用更簡單的工具來應對。「不是叫你把東西記下來,而是你可以用打勾就可以了事的。」但這個「簡單」有個重要前提:在速度要快、資訊量要大、工作流程很複雜的現代環境中,我們的工具也變得很複雜,結果搞不清楚「是工具在用你,還是你在用工具」。

這讓人想起子彈筆記(bullet journal)的概念。阿鍵老師觀察:「我們現在要記一個東西、要做筆記真的有太多方法,然後要記下來的東西就會長得都不一樣,那到底哪一個才是重點會有點混亂。」

人性的弱點:太簡單就覺得沒價值
有個有趣的人性現象:我們往往覺得太簡單的事情就是低價值。John 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:「有時候人很奇怪,太簡單的事情反而就覺得 low value,會覺得它很低價值,就覺得高大上的東西好像比較厲害。」

「我們不會有一個 to do list 或 check list 然後要 subscribe 19.99 吧,每個月要花錢弄這個東西就不會了嘛。」這種心理讓我們錯過了很多簡單但有效的工具。
從航空業和醫療業學來的精準執行

書中提到了一個關鍵例子:航空業的飛行員和醫療業的外科醫生都大量使用 checklist。這些都是「絕對不能出錯的部分,一出錯就是跟人命相關的」高風險行業。他們用 checklist 不是為了記住該做什麼,而是為了確保每一步都做對、做完整。

Checklist 的真正威力:發現愚蠢錯誤
Atul Gawande 指出,checklist 的核心功能不是幫你記住資訊,而是「幫助你出錯」——更精確地說,是幫你識別錯誤。特別是那些「stupid error」:「我知道我該做這個,可是這件事它的執行不完整。」

這種錯誤最常見也最危險。「不是說老板有沒有來 check,我沒有上班 check,我沒有在呼吸 check,並不是這樣。是到了工作流程裡面到了那個點,我打勾了,這件事情有沒有完全執行好?看起來他沒有達到他的 intended result,那我這個勾不能打。」

從任務導向升級到結果導向
傳統的 to do list 只關注「做了沒有」,但進階的 checklist 要關注「做好沒有」。「我們太 task oriented,其實我們這個 checklist 應該跟 result 有關,那就不一樣了,會整個把它的用法升級。」

這個概念可以完美應用到英語學習上。之前討論的 playlist 是一種分類過濾法,讓你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 casual listening 或 deliberate practice。但在分類之後,如何確保學習成效?這就需要結果導向的 checklist。

英語學習的進階 Checklist 應用
John 老師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想法:「當我在做 deliberate practice,我們怎麼樣用這個 result oriented checklist?我們要針對我們想要 improve 的點⋯⋯我今天聽力的部分,我想要聽連音,我想要聽到所有的名詞人事物,我想要聽到什麼東西,你就做一個 task based result oriented 這個 checklist。」
具體應用例子包括:

  • 對數字敏感的金融業人士:「今天的數字我要能夠把它都寫出來」
  • 想練習連音的學習者:「今天有沒有聽到幾個連音?」
  • 想擴充詞彙的學習者:「今天聽到幾個生字?哪個生字明天可以用?」


設定個人挑戰而非工作負擔
關鍵是要把 checklist 當作「個人挑戰」而不是工作或考試。「大家通常不會很主動,變成工作或者是挑戰或考試大家就會不想做了。所以反而我覺得應該是,你想要 achieve the result,我們可以想想說我達成什麼樣的樣子,然後會讓自己覺得很高興、很有成就、很 high,那你就從那個先開始。」
進步追蹤的可視化力量

很多學習者的困擾是「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」,但又不想參加考試。進階 checklist 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。「你看到你一個禮拜打了 10 個勾,一年下來打 120 個勾、200


Published on 1 week, 2 days ago





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