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isode 122
❝ 界線,是痛過後長出的勇氣 ❞這集我們聊韓劇《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》中的許敏貞──一個從高功能討好,走到高功能疏遠的角色。從讀空氣、壓抑需求,到透過飲食安撫自己,她的改變揭示了許多內耗者的心理歷程。
本集畫重點:
・高功能討好如何轉為高功能疏遠?
・吃東西、買東西、忙碌:那些潛藏的身心代償
・糖與飲食的心理意義:止痛還是上癮?
・如何從他人情緒的讀取者,變回自己界線的守門人
・依附…
Published on 12 hours ago
Episode 121
❝ 批評與貶義,是控制的鉤子。❞
我們聊 Netflix 紀錄片《陌生號碼:高校簡訊詐騙疑雲》。劇中主角在一則則惡意訊息之下,開始懷疑自己「是不是不夠好」,也因此調整、限縮了原本的行動。節目裡我們討論到:當對方交替使用批評與貶義,主角的情緒與行為會被牽動;而對方則因此獲得控制感、價值感,甚至安全感。這也是PUA/情緒勒索在關係中常見的運作方式——不是每個人都帶著明確的惡意,但這套手法會讓人一步…
Published on 3 days, 12 hours ago
Episode 120
❝ 覺得快要消失時,請先聽見自己。❞
升學迷惘、求職受挫、看著別人順利,懷疑「是不是只有我走不動」——這些不安,我們都曾經歷。
這集節目從 Angela Aki〈給15歲的你的信〉出發,
聊聊如何用「鼓勵」的眼光看見自己:不是貼標籤,而是相信你做得到。
🎧 精華重點:
・鼓勵與獎勵的差別?(阿德勒觀點)
・如何理解自己的卡關與迷惘
・堅持或放下,怎麼為自己做選擇?
・寫封信給15歲、…
Published on 1 week ago
Episode 119
❝ 情緒不是要被壓抑,而是要被理解。❞
#周慕姿放心說 #放心來信 #情緒 #自我探索 #焦慮
有人一吵架就哭、有人因為社群而自卑,也有人想控制一切卻總是焦慮。
這些不同的困境,其實都在提醒我們:還在學習怎麼和情緒好好相處。
🎧 精華重點:
・爭吵時為什麼會忍不住哭?
・社群比較下,怎麼不消耗自己?
・控制慾背後藏著什麼焦慮?
・自我探索是徒增煩惱,還是找到力量?
歡迎贊助抖內+留言分享!…
Published on 1 week, 3 days ago
Episode 118
「愛護自己,是地上拾到的真理。」—王菲〈給自己的情書〉
總是把別人擺第一、懷疑自己不夠好?
這集從王菲的〈給自己的情書〉聊起,帶你看見:
好好對待自己,是最穩定的力量。
🎧 精華重點:
・為什麼我們會困在自我懷疑裡?
・「仰望太高」與自我貶低的惡性循環
・把自己照顧到六七十分的重要性
・愛護自己,不是冷漠,而是一種真理
歡迎贊助抖內+留言分享!支持我們有持續創作的能量:http…
Published on 2 weeks ago
Episode 117
很多人以為抱怨是一種「負能量」,但其實,它只是情緒想被聽見的方式。
我們可以選擇讓抱怨變成壞情緒的垃圾場,也可以讓它變成提醒自己的警示燈。
關鍵從來不是「抱不抱怨」,而是——你能不能從中看見自己真正的需要?
這集節目陪你重新理解「抱怨」,讓它不只是出口,也能是方向。
本集畫重點:
抱怨到底是壞事嗎?
為什麼我們需要抱怨?
怎麼分辨「有用的抱怨」和「讓自己更累的抱怨」?
從抱怨中找到需求與方…
Published on 2 weeks, 3 days ago
Episode 116
這集放心來信,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比較困難處理的負面情緒。
有人提到,自己因為被詐騙,人生計劃全被打亂,並且陷入深深的痛苦與自責,不知道該怎麼辦;
也有人正進入孩子長大後的空巢期,發現自己不再被需要後,感到深深的失落;
也有人畢業後一直無法在工作上穩定,做一陣子就想換,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......。
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擾,歡迎一起來收聽本集節目,聽聽慕姿心理師怎麼說。
本集畫重點:
➰…
Published on 3 weeks ago
Episode 115
很多人覺得 ChatGPT 很好用,它能快速給你安慰,甚至讓人覺得比朋友或心理師更懂自己。但問題是:它真的能取代心理諮商嗎?這樣的陪伴到底能不能真的幫助我們?
其實,心理諮商的價值不只是「安慰」或「正能量」,而是透過人與人的真實互動,被理解、被接住情緒,這份獨一無二的支持,是任何機器都取代不了。除此之外,還有兩個關鍵,跟大家討論心理諮商跟 ChatGPT 的差別,現在就一起來收聽吧!
本集畫…
Published on 3 weeks, 3 days ago
Episode 114
如果你正經歷人生三十歲前後,你可能會經常得面對「做決定」這件事。
很多人會在這個關頭去詢問其他人的意見,朋友、父母或老師等等,但往往不會得到滿意的答案,並且可能會加深焦慮感。為什麼呢?會不會其實沒有所謂正確的決定?
本集慕姿以自身經驗分享,為什麼做決定容易內耗?要怎麼訓練自己做決定的能力?以及做決定時,你可以注意的幾件事!
本集畫重點:
➰ 為什麼做決定很容易內耗?
➰ 做決定是需要訓練…
Published on 4 weeks ago
Episode 113
你也有過這種感覺嗎?明明明天有會議報告要完成,但做一兩頁就忍不住開始滑手機;有需要去做的重要任務,但總是會拖到最後一刻?
這一集十分鐘心理學,要聊聊如何在這個社群世代,跟大腦搶奪控制權,讓你可以好好地完成該完成的事項。很多人會自責,如果我慣性拖延,是不是就代表自己很懶惰?但其實,社群對我們的影響真的很大。跟著心理師的建議,用這兩個步驟讓自己練習專心!
本集畫重點:
➰「滑手機」能暫時撫平焦…
Published on 1 month ago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Don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