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獨家生產超紫外光機(EUV)的荷蘭業者ASML,近年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名字,知名度遠比在家鄉荷蘭還高。台積電的先進製程能推進到什麼程度,全仰仗ASML的微影設備,而美國為了限制中國半導體技術進步,直接禁止EUV出口到中國。
這家公司為何能舉足輕重?
1984年,從跨國集團飛利浦的一個事業單位獨立出來,原本不被看好。從找到金主成立合資公司,到先後請來外國籍執行長幫忙管理,跌跌撞撞算是有了初步樣…
Published on 10 hours ago
台灣人的平均國旅天數,只有1.39天,創下近10年新低!大家更願意花錢買機票飛日本、越南、韓國,卻不一定想去墾丁、花東。這背後代表什麼現象?台灣的旅遊產業正在面臨什麼樣的挑戰?生成式AI將如何改變未來旅遊體驗?
本集重點:
1.國旅平均天數創新低!國旅真的涼了嗎?
2.AI代理將成為旅遊業下個主戰場?
3.未來旅遊市場新趨勢
延伸閱讀》
國旅涼了?台灣人「平均國旅1.39天」創10年新低,為…
Published on 3 days, 12 hours ago
矽谷在線,為你提供最深入的矽谷經驗!
這一集我們邀請到 APMIC 美國總經理 陳尹鈞,一起探討為什麼大企業還不用AI?,帶你看懂企業 AI 轉型的真實困境與未來機會。
了解更多國際新創圈大小事 👉🏼 https://meet…
Published on 4 days, 8 hours ago
2025年8月5日,OpenAI發表了自2019年GPT-2以來首個開源模型GPT OSS。從年初中國DeepSeek掀起的開源熱潮,加上Google發布的Gemma 3,到OpenAI主動出擊,地端AI時代正式來臨。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邀請APMIC(亞太智慧機器)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柏翰Jerry,深入解析GPT OSS模型如何標誌著企業地端AI部署時代的來臨。
GPT OSS這個1…
Published on 6 days, 10 hours ago
新能源目前在全世界的應用,包含台灣在內,大宗在於太陽能,對應的材料是以矽發展為太陽能板,但矽有其物理限制,在轉換率和使用年限上成本難以持續下降。
以鈣鈦礦為新材料的第三代太陽能,近年成為許多專家團隊和企業研發人員努力突破的領域。
可以用小尺寸甚至可攜帶式的特性,讓第三代太陽能的可應用場景較矽面板有更多更大想像。
雖然離商用量產還有一段時間,但有哪些進展正帶來樂觀消息?
💡閱讀更多:Panaso…
Published on 1 week, 1 day ago
今年卡王「中信uniopen聯名卡」於8/21強勢登場,這張卡能在統一旗下包含7-11、康是美、家樂福、星巴克等30家通路使用、同步累積OPENPOINT點數,最高回饋也來到了11%。統一為何選擇在陸續終止與各家銀行的聯名卡後,與中信銀獨家發行全新集團聯名卡?統一和中信銀究竟各自有什麼盤算呢?
本集重點:
1.「中信uniopen聯名卡」特別在哪?有哪些回饋?
2.這次統一、中信銀的合作對於整…
Published on 1 week, 3 days ago
本集《東京在線》邀請到 Po-An,曾任 Amazon Japan 後端工程師,後加入日本獨角獸公司 Mercari,參與快速成長的新創專案。他的職涯跨足大型企業與新創環境,對企業文化、流程與技術協作有深刻洞察。
節目中,Po-An 分享在 Amazon Japan 的跨部門專案與系統設計經驗,以及在 Mercari 新創環境下的敏捷開發、快速試錯與「Go Bold」文化,呈現跨文化團隊協作…
Published on 1 week, 4 days ago
Meta執行長Mark Zuckerberg正進行矽谷史上最瘋狂的挖角行動,開出高達1億美金的薪資包,瘋狂從OpenAI、Google、Anthropic等AI巨頭挖人。這場AI人才大戰不僅創下科技業薪資新紀錄,更可能重塑整個矽谷的競爭格局。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邀請戴伊爾斯Botsnova創辦人兼執行長劉詩彥Sean,深入解析Meta這場前所未見的AI人才爭奪戰背後的戰略考量與產業影響…
Published on 1 week, 6 days ago
AI 正進化為企業的新同事!
根據 Gartner 預測,到 2028 年將有 33% 的企業應用內建 AI Agent,並實現 15% 的決策自動化;今年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上,Gemini 2.5、Vertex AI、Agentspace 等前沿技術登場,更象徵 AI 已全面融入企業營運,協助組織提升效率、創造商業價值。
究竟 AI Agent 的發展…
Published on 2 weeks ago
摩爾定律從提出到今年正好60年,晶片上的電路線距已縮小到矽的物理極限,而平面走向立體的先進封裝正好解決技術難題,從CoWos、FOPLP到矽光子都是遵循同樣邏輯。
一家位於竹北的特用化學品小廠,在產品轉型找到先進封裝缺口切入後,業績吃到大補丸,股價漲幅居今年台股第一。
跟著台積電的技術發展藍圖,抓住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所需的材料和設備,成為其中第一家供應商,或具備足夠品質和價格競爭力取代國外同行,…
Published on 2 weeks, 1 day ago
If you like Podbriefly.com, please consider donating to support the ongoing development.
Donate